查看原文
其他

“双减”,甘肃交出这样的答卷……


下午4点30分,正是张掖市高台董振堂红军小学课后服务社团活动时间,操场上体育活动如火如荼,教室内琴棋书画精彩纷呈……“多彩大课间”满足了学生的不同兴趣需求,师生徜徉在快乐的海洋里。

现如今,像这样一幅幅多彩的快乐画卷,正在陇原大地上展现出生动的现实图景。“双减”工作实施以来,甘肃将提供优质基础教育列为为民办实事之首,把“双减”工作作为重大民生工程,着力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有效减轻学生作业负担、规范校外培训机构行为,塑造良好教育生态,课后服务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实现了减负提质增效的目标。


敦煌市南街小学飞天舞社团指导教师张晶手把手教学生舞蹈动作。


 深耕课改,课堂“好玩”又有料


“我们一起来体会课文是如何把‘盼’这一心理活动写具体、写生动的,哪个部分写得最详细?”在兰州市七里河区王家堡小学六年级语文课上,教师师作东用一张“学习清单”引导每一名学生带着问题思考,把握《盼》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


课堂上,他鼓励学生6人一组自由讨论、大胆发言,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学生很快掌握了新课文的生词、写作手法和散文的阅读技巧。课后,不少学生兴奋地说道:“这样的课堂很好玩,也很有成就感。”


课堂教学提质增效是“双减”行稳致远的“保障线”。甘肃省教育厅联合19个部门成立甘肃省“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聚焦校内“三个提高”等重点环节,狠抓“双减”任务落实,各学校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优化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兰州市七里河区王家堡小学学生交流绘画作品。


陇西县聚焦课堂教学,构建“轻负高质”新课堂,强化作业管理,建立健全教学监督机制,并按照“一片一案”原则,因地制宜开展片区优质课评选、校本教研等“教学大比武、岗位大练兵”活动,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切实提高全体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记者在高台董振堂红军小学举办的学生英语口语大赛中看到,参赛学生用流畅的英语,清晰的逻辑讲述着自己的参赛话题。有的慷慨激昂,有的娓娓道来……精彩的演讲赢得了评委老师的一致好评和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个人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生轮流主讲、教师评价点拨……这样“好玩”的课堂激起了浪花朵朵。说起课堂的变化,兰州市城关区白银路小学校长张莹深有感触,“‘双减’政策落地的根本之策是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向课堂要效率,把知识消化在课堂之内,才能真正做到学生作业减量提质。”


 优化设计,作业“有趣”也有益


作业是连接课堂和学生的重要桥梁,随着“双减”政策的全面落地,如今作业也在悄悄“变脸”。走进庆阳市西峰区北街实验学校,每天下午,各任课教师面批、面改、当面辅导学生作业,对有疑问的学生进行单独辅导,学生完成作业即可投入到自己喜欢的课后服务中。

“以前,孩子每天放学后还要继续做作业。现在好了,书面作业在校内已基本完成,回家后就看看课外书,做自己喜欢的事。”对于这样的变化,学生家长吴林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近年来,庆阳市通过开发作业管理平台,各学校在合理调控作业结构、完善作业管理办法、减少学生书面作业总量上下功夫,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把重点放在提高作业质量上。该作业管理平台还被教育部作为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作业管理的典型案例向全国推广。


在兰州市七里河区兰工坪小学,每天都有作业设计与管理交流活动,实现了作业校本化。“我们结合各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满足不同学生的分层作业,实行作业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杜绝了机械性、重复性、无效性作业,家庭作业基本在校内完成。”该校校长袁静说。


兰州市七里河区兰工坪小学的剪纸社团,教师点评学生作品。


生活中常见的矿泉水瓶、易拉罐、废纸盒,经过同学们的奇思妙想,变成了创意新颖、富有个性的手工艺品;花篮、动车、泥塑,惟妙惟肖的手工剪纸……白银市白银区第十一小学的“创设、创意、创想”特色作业展评吸引同学们纷纷驻足观看、流连忘返。


现如今,设计实践作业、绘本作业、探究作业、团队作业、跨界作业等既有趣又有益的创意性作业遍地开花;县校级作业设计、优秀作业评选与展示交流活动的常态化开展,不仅提高了作业设计质量,也为孩子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


渭源县清源镇第一小学的手工坊,老师教学生女工技艺。


“学生在课堂中‘吃饱吃足’,上课的精力充沛了,课堂效率也在提高。”高台二中校长周兴斌明显感觉到,“双减”以来,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更高,在快乐中巩固知识,真正实现了“轻负担、高质量”。


 扩容服务,童年美好且欢快


每天下午,是七里河区兰工坪小学三年级(2)班学生张贺涵最期待的时刻。“写完作业,就可以和小伙伴一起练呼吸和发音,我希望以后能做一名主持人。”除了参加播音主持社团,她还喜欢在厨艺社团“一秀身手”。


这得益于该校推行的“3+X”课后服务模式,学生们可以完成作业、拾遗补缺后,也可以参加32个音体美兴趣社团。“全校师生100%参与到课后服务中,课程+X即作业辅导+多彩社团,场地+X即班级教室+社团场地,师资+X即校内教师+外聘专家,全力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课后延时服务。”袁静说。


近年来,甘肃研究制定省级课后服务指导意见,指导各地各校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各类资源,多样化设置体育、艺术、劳动、阅读、科创等课后服务项目,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持续推进课后服务全覆盖、提品质。


截至目前,全省开展课后服务学校比例、课后服务时间达标率均为100%,学生参加率达94.31%。同时,构建科普、体育资源共建共享和家校社联动的课后服务支持体系,加强与省体育局、省科协、省妇联等部门衔接,提升课后服务吸引力。


金塔县第四中学的开心农场,学生采摘蔬菜。


此外,甘肃持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指导推进4个国家级科学教育实验区、28个科学教育实验校和6个国家级中小学人工智能基地建设;聘任科研院所、高校、场馆、科创企业等1027名科学类人才担任科学副校长,实施中小学“人工智能+科学教育”专项行动,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科学教育全过程、全环节深度融合。


“我们和西北民族大学深度合作,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动员大学的各个社团为学校课外活动助力,还包括参观各学院、实验室或场馆,多走多看多实践。”兰州市城关区西北新村小学校长魏彩霞说,“这样做,既让学生能静下心来学习,也能让他们走出去、动起来。”


落实“双减”,重点在校内,难点在校外。三年来,全省校外培训明显降温,校内服务有效提升,学生和家长总体负担逐步减轻。根据甘肃省委政研室专题调研显示,全省校长、教师、家长的“双减”支持率,家长、学生对课后服务的满意率以及认为作业负担明显减轻的比例大幅提升,“双减”工作赢得了社会各界和家长的广泛认可。



更多新闻

1

我省2024年高校招生“陇原行”活动明日启动

2

孩子用的这些产品重点监管!6部门联合部署

3

国办最新发文:这类大学生,免费培养!

4

张国珍: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办学治校全过程


记者:尹晓军    郑芃生  
编辑:蔡   莉    贺晓曼(实习)
责编:刘小溪
审核:赵军权
来源:甘肃教育融媒体中心

点亮在看↓ 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甘肃省教育厅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